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畜禽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数据库
名称
冬季简易温室养殖甲鱼技术注意要点
类型 其他
关键词 冬季简易温室养殖甲鱼注意要点
养殖管理

    简易温室养鳖是指在越冬池塘、水泥池地上用木材、钢管、铁架、钢丝或竹木混合构搭拱架、塑膜封顶,充分利用越冬前10~12月和次年3~4月鳖冬眠苏醒后这两个时期采光增温,配备加热锅炉(热水炉)进行加温、增温、控温养鳖。该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采用该法可将8~9月孵化的鳖苗由5~10克培育到次年4月下旬出池时50克以上,然后土池露天养殖商品鳖可达500克以上。它提高了稚幼鳖成活率,培育了商品养殖所需的大规格种苗,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在华南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要考虑到鳖的天然习性和池塘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鳖生性好斗,地盘性强。当单位面积超过其忍受密度时,个体间互咬,使其处于不安状态,降低免疫力,同时咬伤又增加了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增加发病率。由于是增温、控温养殖,温度适宜,鳖摄食量达到最大,因而残饵及鳖代谢物污染也最厉害。为了保温,降低能耗,换水、排水、空气流通的机会大大减少,池塘水体的负载越来越大,水质容易变坏。因此,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的容量以及饲养管理水平而定,切忌贪多。放养方式一般采用一次放足,放养密度为5~10克鳖苗15只/米2,10~20克鳖苗12只/米2,20~30克鳖苗8只/米2,最佳容量为0.8~1.2公斤/平方米。水泥池因换水、清池较容易,可适当多放。

    二、温度

    中华鳖的优选环境温度(最适体温)为30℃,此时的食物摄入量与同化量及长肉率最好。据研究,水温30℃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佳水平,可达67%,即投喂100公斤饵料可增重67公斤,增肉系数为1.49。水温35℃时增肉系数为2.5,25℃时为2.52,20℃时为4.39。空气温度也很重要,这是因为鳖用肺呼吸,经常浮出水面,且要晒背,不适宜的生态环境会影响其机能,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到抗病力、生长速度、摄食能力。因此,室内水温控制在29~31℃、气温在32~33℃的平衡条件下,更有利于鳖的生长。在晴天中午,室内气温高、水温高,可适当敞开门窗,换气降温,夜间温度低,实行加温。

    三、饲料管理

    营养丰富、均衡的饲料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粪便的排放,还可增强鳖的体能,增加鳖的抗病能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投饲,以饱食量的90%为原则,最好实行水上投喂,饲料要紧贴饲料台,避免滑落到水中,残饵要及时回收,避免腐败酸败污染空气和水体。

    四、水质管理

    随着温室饲养鳖的生长,负载量的增大和投饵量的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下降,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量增加,有机物耗氧量也增加。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鳖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病害频发,加之药物使用,极易造成鳖内部组织器官的损伤,以至慢性中毒。水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色、透明度、溶氧、pH值、氨氮等。

    1.水色:养鳖池良好而正常的水色应为油绿色或深绿色,浮游生物以绿藻门、蓝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硅藻门的浮游植物为主,它们能对鳖起隐蔽作用,对水质起到增氧和净化作用。

    2.透明度:理想的池水透明度为25~30厘米。透明度过大,池水清澈见底,会引起鳖栖息不安,相互争斗,诱发疾病发生。透明度过小,表明水中生物量较大,水质开始恶化。

    3.溶解氧:要求大于3毫克/升,高溶氧能增强鳖的摄食能力,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水中的鱼类、藻类等均要溶氧,充足的氧气是水质稳定的必要条件。水中的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将有毒的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甲烷转化为无毒的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起到用生物的方法改良水质的作用。

    4.pH值:pH值应在6.8~8.2之间。

    在酸性水中,鳖活力降低,代谢下降,同时细菌、浮游植物生长受到抑制,不利良好水色形成。在高碱性环境中,鳖的皮肤容易受损。

    5.氨氮:温室水体氨氮应小于3毫克/升。水中氨主要是残饵、粪便及排泄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而成。鳖虽以肺呼吸为主,但具有鳃组织,高浓度氨引起鳃组织病变,肝脏肿大,使鳖腐皮,产生疖疮,生长变缓,饲料效率降低。水中氨的减少主要靠浮游植物的吸收。

    五、水质调控措施

    1.鳖鱼混养: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罗非鱼等分别以藻类、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微生物菌胶团为食,能够有效地消耗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同时促进这些生物、微生物再繁殖,从而达到加速池塘的净化速度,有效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延缓养殖水体的老化过程,减少病害的发生。这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控制最简便、最科学、最有效的措施。

    2.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微生物可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加快氨氮、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而有益于藻类繁殖。正常水体中已存在此类菌,随意使用,反而破坏了平衡。同时活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光合细菌需要光照,无氧,有机物丰富;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则需要溶氧,氧气不足只能降低氨氮,不能降低亚硝酸盐。外用微生态制剂时应针对具体情况,加以选用。内服宝来利来产酶益生素能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从肠道不断排出的活菌能稳定地净化水质,不会因外用活菌的突然进入破环生态平衡,而且成本低。

    另外,水质调控还要注意适时增氧充气。

备注

来源:水产养殖网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