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花木虫害数据库
分类 木本花卉→刺吸式害虫
中文名称
棉蚜
学名
Aphis gossypii Glover
别名
瓜蚜、石榴棉蚜、蜜虫、油汗、腻虫
生物学分类
同翅目,蚜科
分布
全国各地。
寄主 热带兰一品红日本吊金钟大丽花小丽花瓜叶菊黑心菊一串红福禄考地肤金盏菊牵牛花五色草九月菊仙客来鸡冠花香石竹常春藤石榴金桔木槿牡丹白兰花象牙红银绣球木芙蓉栀子四季海棠紫荆蔷薇看茄茜草花石榴令箭荷花二球悬铃木六月雪大花扶桑西府海棠云南杜鹃枇杷大叶黄杨木瓜芙蓉石楠杨梅黄荆鼠李正木蜀葵臭椿梧桐百合土木香枸杞棉花茄子瓜类辣椒花椒等
为害特点

    以成、若蚜在寄主植物的叶、嫩梢处刺吸为害,常造成叶片变黄、皱缩、卷曲成团,生长停滞、发育延迟、花朵数量减少或变小,严重者全株萎蔫死亡。易诱发多种观赏植物病害的发生。

形态特征

干母:体长1.6毫米,茶褐色,触角5节,无翅。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毫米,体色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长约为体长之半,触角第3节无感觉圈,第5节有1个,第6节膨大部有34个。复眼暗红色。腹管较短,黑青色。尾片青色,两侧各具刚毛3根,体表被白蜡粉。

有翅胎生雌蚜:大小与无翅胎生雌蚜相近,体黄色、浅绿至深绿色。触角较体短,头胸部黑色,两对翅透明,中脉三岔。

卵:长0.5毫米,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变漆黑色,有光泽。

无翅若蚜:共4龄,夏季黄色至黄绿色,春秋季蓝灰色,复眼红色。

有翅若蚜:也是4龄。夏季黄色,秋季灰黄色,2龄后现翅芽。腹部16节的中侧和234节两侧各具1个白圆斑。

生活习性

    辽河流域年生1020代,黄河流域、长江及华南棉区2030代。北方以卵在越冬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季越冬寄主发芽后,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孤雌生殖23代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45月为害刚出土的苗,随之繁殖。56月进入为害高峰期,6月下旬后蚜量减少,但干旱年份为害期多延长。10月中下旬产生有翅的性母,迁回越冬寄主,产生无翅有性雌蚜和有翅雄蚜。雌雄交配后,在越冬寄主枝条缝隙或芽腋处产卵越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以卵在花椒、木槿、鼠李、石榴、蜀葵、夏枯草、车前草、菊花、苦菜、瓜类等越冬寄主上越冬。翌年3月孵化,在越冬寄主上繁殖34代,到4月下旬产生有翅蚜繁殖为害,5月下旬~6月上旬进入蚜为害高峰期;7月中旬~8月上旬形成伏蚜猖獗为害期。秋季迁回越冬寄主上,产生唯一的一代雄蚜,与雌蚜交配后在芽腋处产卵越冬。棉蚜按季节可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出苗到6月底,5月中旬~6月中下旬至现蕾以前,进入为害盛期。适应偏低的温度,气温高于27℃繁殖受抑制,虫口迅速降低。伏蚜发生在7月中下旬至8月,适应偏高的温度,2728℃大量繁殖,当日均温高于30℃时,虫口数量才减退。大雨对棉蚜抑制作用明显。多雨的年份或多雨季节不利其发生,但时晴时雨的天气利于伏蚜迅速增殖。一般伏蚜45天就增殖1代,苗蚜需10多天繁殖1代,田间世代重叠。有翅蚜对黄色有趋性。冬季气温高,越冬卵量多孵化率高。棉蚜发生适温17.624℃,相对湿度低于70%。天敌主要有寄生蜂、螨类、捕食性瓢虫、草蛉、蜘蛛、食虫蝽类等。其中瓢虫、草蛉控制作用较大。生产上施用杀虫剂不当,杀死天敌过多,会导致伏蚜猖獗为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春两季铲除田边、地头杂草,早春往越冬寄主上喷洒氧化乐果,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蚜虫。剪掉的虫枝带至田外,集中烧毁。

(2)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

(3)及时喷洒35%赛丹乳油15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油、44%丙溴磷乳油1500倍液、40%灭抗铃乳油12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4000倍液、43%新百灵乳油(辛·氟氯氰乳油)1500倍液(北京顺义农药厂)90%快灵可溶性粉剂35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防治伏蚜1000倍液,苗蚜2000倍液即可。必要时上述杀虫剂与增效剂混用,可提高防效,延缓抗药性。棉蚜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仍然很差,有的产生了明显抗药性,不宜用于防治棉蚜44%丙溴磷乳油、40%甲丙硫磷乳油、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防治棉蚜效果达70%以上,可见对棉蚜防效不甚理想,但对棉铃虫防效好,可用于防治34代棉铃虫为主,兼治棉花生长中期的伏蚜和叶螨。此外,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6000倍液防效高,持效期7天左右;氨基甲酸酯类的20%灭多威和有机氯的35%赛丹(硫丹)乳油1500倍液是防治棉蚜高效药剂,17天防效90%以上。

图片
7
图片情况 有
说明
本数据库为公益性数据库,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该图片或记录,请及时与本馆联系。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