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蔬菜虫害数据库
昆虫名称
棉蚜
学名
Aphis gossypii Glover
异名
瓜蚜
生物学分类
同翅目,蚜科
分布
全国各棉区均有发生,尤以黄河流域棉区、辽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发生早、为害重。
寄主 石榴花椒木槿鼠李属瓜类等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1.9毫米,宽1毫米。头骨化黑色;前胸与中胸背有断续灰黑色斑,后胸斑小;第二至六腹节均有缘斑,第七、八节背中斑呈短横带。体表有清楚网纹。缘瘤指状,前胸及第一、七腹节各有1对,小型缘瘤有时位于其他腹节。体背毛尖,头部毛10根,腹节各有中毛1对,缘毛12对,第八节毛长为触角第三节直径的0.450.69。中额隆起,额瘤不显。触角1.1毫米,第三节长0.28毫米,第三至六节长度比例:100757543+89,第三节有毛5根,毛长为该节直径的0.31。喙超过中足基节,第四、五节之和长与后足第二跗节约等。有次生毛1对。第一跗节毛序332。腹管黑色长管状,为尾片的2.4倍。尾片有曲毛47根,一般5根;尾板有毛1617根。78月间小型个体体长0.410.49毫米,触角第三、四节分节不明显,常见触角5节。

  有翅孤雌蚜:体长2毫米,宽0.86毫米。头、胸黑色,腹部淡色。腹部斑纹明显而多,第六腹节背中常有横带,第二至四节缘斑明显且大。触角第三节有小圆形次生感觉圈410个,一般67个,第四节12个或缺。

 

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年10余代,长江流域1年发生2030代,以卵在木槿、扶桑、通泉草、蚊母草上越冬,或以成蚜、若蚜在温室内蔬菜上越冬或继续繁殖危害。早春气温达6℃以上开始孵化,孵化期可达2030天,在越冬寄主上繁殖23代后,于4月底产生有翅蚜迁飞到露地蔬菜上繁殖危害。春、秋季10余天完成1代,夏季451代,每雌可产若蚜60余头。繁殖的适温为1620℃,北方超过25℃、南方超过27℃、相对湿度达75%以上,不利于瓜蚜繁殖。北方露地以67月中旬虫口密度最大,危害最重,7月中旬以后,因高温高湿和降雨冲刷,不利于瓜蚜生长发育,危害程度减轻。江浙一带3月上旬12℃以上可产第一代蚜虫,之后在越冬寄主上胎生繁殖23代,就地产生有翅雌蚜,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迁移到棉苗、黄麻、柑橘等夏寄主上为害、繁殖和扩散蔓延。在柑橘上为害是近年才发现。

危害特点

  以成虫及若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作物汁液。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季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或被害枝,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在生长季节进行摘心或抹芽,除去被害的和抽发不整齐的新梢。减少蚜虫食料,以压低虫数。

  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在气温高,天敌繁殖快,数量大的季节,应尽量不喷药或少喷药防治,或喷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选择性农药,以免杀灭天敌。在天敌数量少的橘园,可人工引移、释放瓢虫、草蛉等天敌消灭蚜虫。

  3.药剂防治:在天敌不足以控制蚜虫为害的橘园,应在春季及早喷药杀蚜,以免扩大蔓延,56月喷药保护新梢和幼果,8月喷药保护秋梢。可掌握在25%的新梢上发现有少数蚜虫时开始喷药。防治蚜虫的药剂种类很多,有效或常用药剂有: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10%吡虫啉(一遍净)3 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 0005 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5 00010 000倍液,2.5%功夫乳油3 0005 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 0008 000倍液等。3%莫比朗(啶虫脒)2 500倍液对抗性蚜虫效果很好。

图片

y-15

备注
图片由石宝才副研究员提供
说明
本数据库为公益性数据库,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该图片或记录,请及时与本馆联系。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