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作物虫害数据库
害虫名称
高粱条螟
学名
Chilo sacchariphagus
害虫分类
鳞翅目,螟蛾科
分布
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省。
为害特点

    以幼虫蛀害高粱茎秆,初孵幼虫群集于心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待心叶伸出时可见网状小斑或很多不规则小孔,后从节的中间叶鞘蛀入茎秆,遇风时受害处呈刀割般折断。以群集为主,一株茎秆内常见到几条到十几条幼虫,并可见到几头幼虫在同一孔道内为害。

形态特征

    成虫雄蛾浅灰黄色;头、胸背面浅黄色,下唇须向前方突出;复眼暗黑色;前翅灰黄色,中央具1小黑点;后翅色浅。雌蛾近白色;腹部和足均为黄白色。卵扁平椭圆形,表面具龟甲状纹,常排列成‘人’字型双行重叠状卵块,初乳白色,后变深黄色:冬型末龄幼虫体初乳白色,上生淡红褐色斑连成条纹,后变为淡黄色。蛹红褐至黑褐色:腹部末端有突起2个,每个突起上有刺2个。

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25代,在辽宁南部、河北、山东、河南及江苏北部一年发生2代,江西发生4代,广东、台湾45代。以末龄幼虫在高粱、玉米或甘蔗秸秆中越冬:北方于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虫于6月中、下旬出现并为害心叶:第1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发,8月中旬进人第2代卵盛期,第2代幼虫于8月中下旬为害夏玉米和夏高粱的穗部,有的留在茎秆内越冬。成虫喜在夜间活动,白天多栖居在寄主植物近地面部分的叶下:初孵幼虫灵敏活泼,爬行迅速。

防治方法

    及时处理秸秆,以减少虫源。注意及时铲除地边杂草,定苗前捕杀幼虫。

    成虫产卵盛期,可用下列药剂防治:50%辛硫磷乳油50ml加入2050kg水,每株l0ml灌心;1.3%乙酰甲胺磷颗粒剂或1%甲蔡威颗粒剂7.5kg/亩撒入喇叭口;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叶面喷雾;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施于穗部,亩喷5070L2.5%溴氰菊酯乳油1020ml/亩,撒施拌匀的毒土或毒砂2025kg/亩,顺垄低撒在幼苗根际处,使其形成6cm宽的药带,杀虫效果好。

图片
8
图片情况 有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