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栽培技术->农作物栽培技术数据库
名称
新陆早42号棉花在农六师垦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措施
作物分类 经济类->棉花
栽培方式 大田
关键词 新陆早42号棉花垦区表现栽培
播前准备

  2009年农六师引进棉花品种新陆早42号,并于2010年、2011年对该品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该品种在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等表现良好,很受棉农喜爱。现将该品种在我垦区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品种的特征与特性

  (1)植物学特性

  新陆早42号品种生育期127天,属早熟陆地棉。植株筒形,Ⅰ-Ⅱ式果枝,株型较紧凑。株高76厘米,茎秆较粗,长势强。植株通风透光性较好,比较适宜密植,适合机械采摘。单株结铃早、集中,果枝始节5.1,果枝数79台。棉铃卵圆形,中等大小,单铃重4.9,衣分38.7%,吐絮畅集中,易摘拾。霜前花率90%以上,絮色洁白。棉株抗枯萎病,高抗黄萎病,丰产性好。

  (2)纤维品质

  新陆早42号纤维品质测定结果:2.5%跨长29.6毫米,比强度23.7厘牛/[克斯],马克隆值4.2,各项纤维品质指标均符合纺织工业的要求,综合品质较好。

  (3)产量表现及生育期

  新陆早42号品种最适宜播种在41015日,出苗期427,现蕾期526,开花期527,吐絮期830。每667平方米收获株数1.45万株,平均单株结铃数5.5个,平均每667平方米产籽棉390.8千克,皮棉151.2千克。通过2010年、2011年的产量比较,新陆早42号品种比主栽(对照)品种新陆早13号增产13.3%,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该品种在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下丰产潜力突出,但抗病性一般,要加强病虫防治。

播种与移栽

  (1)适期早播

  精选种子,使用优质高活力种子,做好种子电场处理、包衣后3天内播种。采取精量播种技术,适宜播期为41020日,布管后待温度适宜进行滴水出苗。

  (2)合理配置

  高产棉田密度是基础,匀苗是关键。高产棉田株行距配置:滴灌12,配置为(10厘米+66厘米9.5厘米667平方米理论株数1.5万-1.6万株左右。这种株行距配置有利于光能充分利用,有助于棉株个体生长发育,发挥其自身调节能力。在此范围内,根据土质、土壤肥力适度调整。

田间管理

  (1)科学施肥

  滴灌棉田实现养分动态平衡,坚持两头重,中间轻的施肥原则,促进棉花早发,中期稳定,后期不早衰。注重培肥能力,棉秆还田,以棉养棉。同时,根据地膜棉发育特点重施花铃肥。棉花生育期每667平方米施标肥95100千克

  秋施肥磷肥、钾肥全部作基肥,每667平方米施磷肥1520千克,钾肥58千克,氮肥1015千克

  生育期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540千克,每667平方米施棉花专用液体滴灌肥2530千克,分八九次分施,每次58千克。蕾期滴肥3次,初花期1次,花铃期4次,根外追肥、化调同时进行。

  (2)合理灌水

  棉花膜下滴灌滴水时间由田间持水量、耗水强度、叶面蒸腾强度决定,平均灌水时间间隔811天,全生育期滴水十一二次,全生育期每667平方米灌水量约415立方米。停水时间应根据土壤的保水能力及棉花长势长相而定,一般在820后。

  (3)化学调控和整枝

  重视化控,尤其生长前期,否则蕾脱落率高。化学调控要根据棉花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情况、棉花发育进程和长势等灵活掌握,不能一刀切。滴灌棉田采取在24叶期化调一次,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0.81.0,对水3040千克喷雾。初蕾期(78叶期)因苗和水情进行一水一控,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1.52.0对水3040千克。打顶后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7.08.0对水3040千克进行重控一次。我区主要采用密、矮、早技术,加大群体,适度减小个体;打顶要按照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七八台,73打顶必须结束,710完成打群尖,结合水肥及化学调控,将株高控制在75厘米左右。

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防治上,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侧重枯萎病的防治,重点抓好红蜘蛛、蚜虫、棉铃虫的防治,采用查、插、抹、摘、拔、涂、滴等方法做好点片挑治,结合增益控害措施,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病害主要是苗期立枯病,应采取以栽培管理为主,种子处理和喷药保护为辅的策略,播前选择适宜型号的种衣剂包衣,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播种,播后及时中耕提高地温。

  害虫主要是红蜘蛛,具体防治措施为秋耕冬灌,压低越冬虫口基数;根据虫情和防治指标进行药剂防治,杜绝见虫就打农药的现象;还要根据红蜘蛛发生规律,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工作,进行综合防治。

备注

《种子科技》-2012(3)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