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花木病害数据库
分类 观叶植物->龟背竹
病害名称
龟背竹灰霉病
生物分类
天南星科龟背竹属
关键词 龟背竹灰霉病观叶植物真菌
症状

    叶上生大型水渍状斑,具不太明显的颜色深浅不一的轮纹,病部灰色霉层不明显。多发生在病叶相连处或贴近地面、墙壁处。

病原

    Sclerotinia fuckeliana(de Bary)Fuck.称富克尔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异名:Botryotinia fuckeliana(de Barv)Whetzel。无性态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丛生,大小13341814×1420(μm),顶部具分枝12个,分枝顶端着生的分生孢子似葡萄穗状。分生孢子圆形或近圆形,单胞,大小8.314×812(μm)

发病规律

    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越冬的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不断产生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条件不适病部产生菌核,在田间存活期较长,遇到适合条件即长出菌丝直接侵入或产生孢子,借雨水溅射或随病残体、水流、气流、农具及衣物传播。腐烂的病叶、败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发病。菌丝生长温限432℃,最适温度1321℃,高于21其生长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28锐减。该菌产孢温度范围128℃,同时需较高湿度,病菌孢子530℃均可萌发,最适1329℃,孢子发芽要求一定湿度,尤在水中萌发最好,相对湿度低于95%孢子不萌发。病菌侵染后,潜育期因条件不同而异,14℃接种后1个月产孢,20接种后7天即产孢;生产上在有病菌存活的条件下,只要具备高湿和20左右的温度条件,病害易流行。花冠湿度大持续时间长利于病菌产生灰霉和病菌孢子萌发侵染,湿度大的温室易发病。病菌寄主较多,为害时期长,菌量大,防治比较困难。

防治方法

    由于此病侵染快且潜育期长,又易产生抗药性,目前主要推行生态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防措施:

1. 生态防治。棚室养护的菊花围绕降低湿度,采取提高棚室夜间温度,增加白天通风时间,从而降低棚内湿度和结露持续时间,达到控病的目的。

2. 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烧毁。

3. 定植后发现零星病株即开始喷洒65%甲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40%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4. 提倡使用木霉制剂106108孢子/g300500倍液,前景相当广阔。
图片

122

说明
本数据库为公益性数据库,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该图片或记录,请及时与本馆联系。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