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数据库
名称
食用菌菌块的管理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关键词 食用菌菌块管理
蔬菜分类 食用菌->香菇(冬菰、香蕈)
栽培技术
此阶段着重抓好菌块的转色,保温、保湿、浸水处理和适时采收。压块后,一般经10天左右,菌块开始转色,并逐渐形成褐色菌被。菌被形成的快慢和转色的深浅。同压块时的菌龄长短,温度高低,水分多少、光线强弱、通气量多少以及培养基成分比例都有密切关系。一般地说:菌令长,转色快,菌令短,转色慢;气候适宜菌丝生长时,转色快,低温时,转色慢;光线充足时,转色深,光线不足时,转色慢而浅:适当通气可促进菌砖转色,因此,在这一时期,控制室温(25℃左右),水分管理(在压块时予以调节)、通气量控制(掀覆盖薄膜来控制),这三个方面很重要,对促进菌被早形成、抗杂菌和提高子实体产量有很大关系。当作块放架后,经8个星期左右培养的香菇菌块的特点是:菌丝愈合到小菇出现,此时一般不宜掀动薄膜,以利菌丝充分愈合,并逐渐可见菌块表面形成一层白色而又稍后转为褐色的菌丝(菌被),当发现表面菌丝发白,并伴有黄色水珠时,说明菌丝出现徒长现象。 这时应立即掀动薄膜,换气降温,使室温保持在25℃左右。当发现薄膜里有红色积水,必须立即擦干,且勿移动菌块,以免积水渗入,增加湿度而形成厚菌皮,影响出菇。当小菇蕾大量形成并长到黄豆大小时,便可翻动菌块,抬高覆盖薄膜20厘米左右,以通气、保温、保湿(空气相对湿度98%左右),促使菇蕾生长。当第一批菇出完后,通风换气4小时,结合擦洗塑料膜,将菌块上的残留菇脚挖除,又重新覆盖薄膜,约一星期左右,将薄膜放低,加强湿度并尽量造成菇房目夜温差10℃以上,以促使二茬菇的形成,显蕾后又升高薄膜,一般采收一、二茬菇后,菌块水分丧失较多,菌块变干变轻,可采用室内菌块喷浇水分,以弥补菌块缺水,促使菌丝生长而继续出菇。或者是当第一、二茬菇收完之后,让菌块经半个月的休养恢复,然后再将菌块放入水中浸泡14小时,具体应视菌块菌被薄厚、菌块缺水程度而定,一般每平方尺菌块要比浸水前增产521市斤,将菌块捞出,余水控干后,重新上架进行管理,采用此法处理的菌块,子实体可成批出现,管理也很简单,在菌块生长子实体多次时,菌块养分大部分消耗枯竭,色泽变浅,重量变轻,质地变松软,这时可采取喷施适量碳氮比的营养液,让菌块吸收,可以增加子实体的收获量。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