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所在位置 | 植物保护技术->花木病害数据库 |
分类 | 观花树木->月季 |
病害名称 | |
生物分类 | |
关键词 | 月季、放射孢黑斑病、观花树木 |
症状 | 主要为害叶片,亦侵染叶柄、嫩梢、花梗和花。初期叶面生紫褐色、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3~12毫米,边缘放射状,可数个聚生,周围大面积变黄色,边缘仍带绿色,病斑上生黑色疮状小点。叶柄、嫩梢上产生条形、长椭圆形,暗紫色、黑褐色病斑,稍凹陷。花瓣、花梗上病斑较小,不甚明显。此病为世界性重要病害,它使月季叶片枯黄、早落,引起当年第二次发叶,月季花坛8月份叶片落光,呈光秆,破坏公园景观,降低切花产量。寄主植物除为害月季外,还有玫瑰、藤本月季、花旗藤、木香花、黄刺梅、金樱子等蔷薇属的多种花卉。 |
|
病原 | 蔷薇放射孢Actinonema rosae(Lib.)Fr,=Marssonina rosae(Lib.)Lind。有性型为蔷薇双壳孢Diplocarpon rosae Wolf.。角质层下的菌丝体呈放射状分枝,单一或成束。分生孢子盘生于角质层下,为一极薄的子座,成熟后突破角质层,圆形或长椭圆形、不规则形,黑色,直径50~400微米。分生孢子梗极短,不明显。分生孢子长卵形、近椭圆形、双细胞,分隔处稍缢缩,两细胞大小不等,直立或微弯,15~25微米×5~7微米。有性型子囊盘我国未发现。 |
|
发病规律 |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枝和病落叶上越冬,次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和浇灌水的溅泼传播。叶面有水滴,温度22~26℃下,孢子萌发并穿透角质层侵入寄主,经10天左右潜育期,最短的3~4天出现症状,再产生孢子多次侵染。温暖、多雨、多雾的潮湿季节,病害蔓延迅速。植株生长衰弱,通风不良易发病。南方广州和昆明周年发生,3月下旬至6月中旬,9月下旬至11月为发病盛期。老叶较抗病,新叶较感病,展叶6~14天的叶片最感病。品种抗病性有差异,国内感病品种如艳阳天、金石竹、黄和平、爱纳哈克尼克南海、海霞、金背大红、红帽子、玛海姆宫殿、古城春风、金不换、洛神、金枝玉叶等;较抗病品种如伊斯贝尔、金凤凰、明星、杏花村、冰淇淋、马蹄达、日晖、天粉纳,伊丽莎白、热带之王、黑千层、墨龙等。国外高抗病品种如大卫、汤普森、月亮花克罗纳道、金色无瑕、黄色无瑕、粉色无瑕等。此外,益花摆放太密,露地栽培密度过大,偏施氮肥,喷灌和浇迎头水,均加重发病。 |
|
防治方法 | 秋季彻底清园,清除枯叶、残枝集中烧毁,冬季剪除病枝条,减少越冬菌源。生长期及时修剪,去徒长枝,促进通风透光。不从植株上方喷水,从根部灌水为宜,减小湿度。盆栽应及时换新土并施足底肥,结合增施磷钾肥,施用0.1%硫酸锌,或0.2%磷酸二氢铵,0.1%四硼酸钠等微肥,增强抗病力。选用适于当地栽培的抗病优良品种。 |
|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