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
子实体成熟时耳片全部展开,没有小耳蕾,形似牡丹花或菊花,朵直径10~14厘米,耳片纯白,蒂微黄,品质较优,栽培周期33~40天,比普通品种(Tr63)早3~5天。适于加工剪花银耳,生物转化率12.5%(干品)。经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品质检测,水分含量13.7%,粗纤维1.7%,蛋白质9.46%,碳水化合物41.4%。经古田县植保植检站菇房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与普通银耳品种相同。
产量表现
经宁德、南平、福州等地多年多点试种,一般每袋收干耳75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 自然季节栽培,海拔400米以下区域适宜10月至次年4月栽培,海拔400~800米之间区域,适宜春季(3~5月)、秋季(9~11月)栽培。800米以上的区域适宜夏秋4~10月栽培。
2. 培养料配方:棉籽壳或木屑73~83%、麦皮15~25%、石膏粉1~3%,含水量63%~65%,PH值5.2~6.4。菌袋规格一般为12~12.5×47~53厘米,常压灭菌100℃保持14 ~18小时。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菌丝培养阶段适宜温度范围20~26℃,较适宜22~25℃;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适宜温度范围21~26℃,较适宜24~25℃;发菌阶段湿度保持60~75%,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湿度保持80~95%。
3. 菌丝培养阶段不需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光照强度10~500L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