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作物病害数据库
作物类别 禾谷类->黍(稷、糜子)
病害名称
黍、稷(糜子)斑点病
关键词 糜子斑点病真菌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长圆或椭圆形,直径23毫米,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上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

Phyllosticta sorghina Sacc.称高梁叶点霉,属真菌界半知菌类。分生孢子器黑色,亚球形,散生在叶面上,突出表皮,大小64104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3.56×2.03.0(微米)

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北京、吉林等地于6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症状明显或流行。据观察,播种早的田块病情重于晚播的田块。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同一田块,抗7号、沈杂5号发病较重,而抗4号则不发病。潮湿闷热的天气,斑点病易发生。近年,该病为害有上升趋势,严重的绝产或绝收。

防治方法

1. 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品种。引进新品种时,注意把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结合起来,筛选出适合本地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

2. 适期播种,不宜过早。

3. 发病重的地区于发病初期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英)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图片情况 未选择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