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作物虫害数据库
害虫名称
芝麻田短额负蝗
学名
Atractomorpha sinensis L.Boliva
别名
中华负蝗、尖头蚱蜢、括搭板
害虫分类
直翅目,蝗科
寄主 除为害芝麻麻类水稻小麦玉米烟草棉花外还为害甘薯甘蔗白菜甘蓝萝卜豆类茄子马铃薯等各种蔬菜及药用植物和花卉
分布
分布广泛。
为害特点

成虫及若虫食叶,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商品价值。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30mm,头至翅端长3048mm。绿色或褐色(冬型)。头尖削,绿色型自复眼起向斜下有一条粉红纹,与前、中胸背板两侧下缘的粉红纹衔接。体表有浅黄色瘤状突起;后翅基部红色,端部淡绿色;前翅长度超过后足腿节端部约1/3。卵长2.93.8mm,长椭圆形,中间稍凹陷,一端较粗钝,黄褐至深黄色,卵壳表面呈鱼鳞状花纹。卵粒存卵块内倾斜排列成35行,并有胶丝裹成卵囊。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长35mm,草绿稍带黄色,前、中足褐色,有棕色环若干,全身布满颗粒状突起;2龄若虫体色逐渐变绿,前、后翅芽可辨;3龄若虫前胸背板稍凹以至平直,翅芽肉眼可见,前、后翅芽未合拢盖住后胸一半至全部;4龄若虫前胸背板后缘中央稍向后突出,后翅翅芽在外侧盖住前翅芽,开始合拢于背上;5龄若虫前胸背面向后方突出较大,形似成虫,翅芽增大到盖住腹部第三节或稍超过。

生活习性

我国东部地区发生居多。在华北11代,江西年生2代,以卵在沟边土中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78月羽化为成虫。喜栖于地被多、湿度大、双子叶植物茂密的环境,在灌渠两侧发生多。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短额负蝗发生严重地区,在秋、春季铲除田埂、地边5cm以上的土及杂草,把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蝻不能出土。

    2. 在测报基础上,抓住初孵蝗蝻在田埂、渠堰集中为害双子叶杂草且扩散能力极弱的特点,必要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

    3. 保护利用麻雀、青蛙、大寄生蝇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图片

5

图片情况 有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