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作物虫害数据库
害虫名称
玉米白脉黏虫
学名
Leucania venalba
害虫分类
鳞翅目,夜蛾科
分布
国内分布北起黑龙江(佳木斯),南至南部国境线,东面滨海,西达四川、云南。
为害特点

    孵化后3龄前的幼虫多集中在叶片上取食,可将玉米、高粱、谷子的幼苗叶片吃光,只剩下叶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13mm,翅展2729mm,前翅黄褐色,中脉总干白色直达翅基部,白色线条四周具黑暗纹:卵椭圆形至馒头形,表面具细网纹。幼虫浅青色至污黄绿色,头部黄褐色,上生褐色八字纹颅侧区具网状细纹,靠近单眼外侧部分的颜色较深,呈黑褐色,余为浅黄褐色,气门筛浅黄褐色,四周黑色:蛹与黏虫近似,但尾端外侧的1对钩刺基部膨大明显。

生活习性

    广东每年发生56代,福建每年发生6代,华北发生代数不详。以幼虫及蛹越冬。常与黏虫、劳氏豁虫等混合为害,但发生量不大。

防治方法

    冬季和早春结合积肥,彻底铲除田埂、田边、沟边、塘边、地边的杂草,消灭部分在杂草中越冬的黏虫,减少虫源。合理布局,实行同品种、同生产期的水稻连片栽种,避免不同品种的“插花”栽培。合理用肥,施足基肥,及时追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贪青迟熟。科学管水,浅水勤灌,避免深水漫灌,长期积水,适时晒田,可起到抑制黏虫为害、增加产量的作用。

    从黏虫成虫羽化初期开始,用糖醋液或黑光灯或枯草把可大面积诱杀成虫或诱卵灭卵。采用毒液诱杀成虫,其药液配比为糖∶酒∶醋∶水=11310,加总量10%的杀虫丹,可以作盆诱或把毒液喷在草把上诱集成虫。

    在玉米苗期百株有幼虫2030头,或玉米生长中后期百株有幼虫50100头时,就应施药防治。可用下列药剂:90%晶体敌百虫100120g/亩;45%马拉硫磷乳油3550ml/亩; 80%敌敌畏乳油4060ml/亩;35%伏杀硫磷乳油100130ml/亩; 25%灭幼脲悬浮剂1020ml/亩;5%S-氰戊菊酯乳油1520ml/亩;25%氯氟氰菊酯乳油1220ml/亩;25%溴氰菊酯乳油1015ml/亩,对水4050kg20%哒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l0001500倍液;25%氧乐果·氰戊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l000l5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乳油l0001500倍液;50%甲萘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发生严重时,间隔710天,连喷23次。

图片
27
图片情况 有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