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作物虫害数据库
害虫名称
高梁芒蝇
学名
Atherigona soccata
害虫分类
双翅目,蝇科
分布
主要发生在华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潜入心叶内第1或第2片叶基部,环状取食,咬断心叶,致使输导组织被破坏,造成枯心苗。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34mm,雌虫3545mm;间额暗棕色,触角除第2节术端稍红外,全呈黑褐色;翅透明,仅亚前缘室末端带棕色;腹部第3背板有一对长梯形黑斑。雌虫下颚须黑色,末端微淡;前足部大部黑色;前腹部中间两节背板各有一对形状相似的黑斑。卵白色,外形似小舟;有卵壳雕刻小格13行,向两端渐狭,背面观两端几乎立方形。幼虫1龄体白色,无前气门,属后气门型幼虫;2龄体白色,紧位于常规的口钩之上,有1对副口钩,在后者的后方,额的表面有一正中骨化条;3龄体色黄白至绿黄色,然而在尾部,整个后表面为一大型的带棕色至暗棕色斑,此斑随着成长而日趋明显。蛹壳是一个由成熟3龄幼虫体壁收缩硬化而成的筒状体,仍保持3龄幼虫的主要特征。

生活习性

    广东台山一年发生1112代,四川武胜56代,贵州都匀7代。世代重叠。越冬虫态因地而异。四川武胜以蛹在土中越冬,贵州都匀和广西柳州以幼虫在高粱后期的分蘖苗内越冬。广东台山终年可持续繁殖,无越冬期。第1代发生期在45月,正值春播(4)高粱苗期,幼虫为害严重;第2代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幼虫主要为害夏播(5)高粱幼苗,以及前期播种的高梁分蘖苗及分枝苗;第3代至第6代分别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7月中旬至8月、8月中旬至9月、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第7(即越冬代)始于11月上旬,为不完全世代。成虫多在8001000时羽化,需补充营养。对蚜虫的分泌物和腥臭味的动物尸体具趋性。飞翔力强,尤以晴天最为活跃。卵散产,多产在心叶及其附近的两片叶上,一般l叶多为1粒。幼虫多在清晨孵化。孵化率在80%以上,侵人率70%左右。一株高粱一般只有1头幼虫,极个别植株有2头。幼虫活泼,具假死性。高粱从幼苗期,直到抽穗前,均可受害,以36叶期受害最重。高湿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侵入;高粱春播较夏播受害重。

防治方法

    调整播期错开高粱芒蝇产卵盛期与高粱易受害的苗期吻合期,可有效地防治虫害。及时拔除枯心苗、分蘖苗和高粱根。早匀苗、晚定苗,消灭田间虫源;冬季结合积肥,除去高粱根,使成虫冬季不能产卵繁殖,或幼虫死亡,从而减少次年早春虫源。

     物理防治:广东台山和广西、贵州等地,用糖醋液、腐臭动物或鱼粉,分别加l%敌百虫液,配制成毒饵,诱杀成虫,效果很好。

    药剂防治:在幼虫侵入寄主前,最好是在成虫产卵盛期,用40%乐果乳油7001000液喷雾,不仅可毒杀幼虫,而且有杀卵作用。

图片
12
图片情况 有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