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果树虫害数据库
虫害名称
樱桃桑白蚧
拉丁名
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异名
桑盾蚧、桑介壳虫、桃介壳虫
生物学分类
同翅目,盾蚧科
分布
遍及全国。
寄主 樱桃桑树枇杷无花果丁香苦楝等
寄主类别 樱桃
形态特征

  成虫雌体无翅,梨形,长约1.3mm。体扁平,淡黄色,头胸分节不明显,足退化,上盖介壳。介壳笠帽形,直径1.72.8mm,白色或灰白色,中央有一橙黄点,是若虫脱下的皮而形成的壳点。

  雄虫橙黄或桔红色,长0.65mm。前翅膜质白色透明,超体长,后翅褪化成“入”形平衡棒。胸部发达,口器退化。雄性介壳长椭圆形,白色海绵状,背面有三条隆起线,前端有橙黄色壳点。卵椭圆形,白色或淡红色。若虫椭圆形,l龄若虫足三对,腹部有2根较长刚毛。2龄若虫的足、触角及刚毛均退化消失。2龄若虫均为雌性。蛹长椭圆形,橙黄色。

发生规律

  年发生代数由北往南递增,黄河流域二代,长扛流域三代,海南、广东为五代,均以受精雌虫在枝上越冬。卵多数产在母体介壳下面,其数量随寄主植物而有差别。

  产卵期长短与气温高低成反比,雌成虫产卵后死于介壳内,呈紫黑色。初孵若虫活跃喜爬,511小时后固定吸食,不久即分泌蜡质盖于体背,逐渐形成介壳。雌若虫三次蜕皮变成无翅成虫,雄若虫二次蜕皮后化蛹。

  高温干旱不利对桑白蚧发生不利,低地地下水位高,密植郁闭多湿的小气候有利其发生。枝条徒长,管理粗放的桑园发生也多。桑白蚧的寄生性天敌有扑虱蚜小蜂和黄金蚜小蜂,捕食性天敌有日本方头甲,闪蓝红点唇瓢虫、红点唇瓢虫等。

危害特点

以若虫和成虫群集于主干、枝条上,以口针刺入皮层吸食汁液,也有在叶脉或叶柄、芽的两侧寄生,造成叶片提早硬化。

防治方法

  根据桑白蚧虫体结构和为害的特点,应采用人工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1.人工防治因其介壳较为松弛,可用硬毛刷或细钢丝刷刷除寄主枝干上的虫体。结合整形修剪,剪除被害严重的枝条。

  2.保护利用天敌田间寄生蜂的自然寄生率比较高,有时可达70%80%;此外,瓢虫、方头甲、草蛉等的捕食量也很大,均应注意保护。

图片
4
提供单位 未选择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