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果树虫害数据库
虫害名称
樱桃黑蚱蝉
拉丁名
Cryptotympana atrata
生物学分类
同翅目,蝉科
分布
全国各地,华南、西南、华东、西北及华北大部分地区,尤其在黄河故道地区虫口密度为最大。
寄主 樱花元宝枫槐树榆树桑树白蜡柑橘苹果樱桃杨柳洋槐等
寄主类别 樱桃
形态特征

  成虫体色漆黑,有光泽,长约46mm,翅展约124mm;中胸背板宽大,中央有黄褐色“X”形隆起,体背金黄色绒毛;翅透明,翅脉浅黄或黑色,雄虫腹部第12节有鸣器,雌虫没有。卵椭圆形,乳白色。若虫形态略似成虫,前足为开掘足,翅芽发达。

发生规律

  该虫2-3年发生一代。被害枝条上的黑蚱蝉卵于次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初为卵孵化盛期,6月下旬终止。若虫(幼虫)随着枯枝落地或卵从卵窝掉在地上,孵化出的若虫立即入土,在土中的若虫以植物根及一些有机质为食料。若虫在土中一生蜕皮5次,生活数年才能完成整个若虫期。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以020cm的土层居多,占若虫数的60%左右。生长成熟的若虫于傍晚由土内爬出,爬到树干、枝条、叶片等可以固定的物体上停留,以叶片背面居多,不食不动,约经3小时的静止阶段后,其背上面直裂一条缝蜕皮后变为成虫。初羽化的成虫体软,色淡粉红,翅皱缩,后体渐硬,色渐深直至黑色,翅展平,前后经6-7小时(即将天亮),振翅飞上树梢活动。

  一年当中,6月上旬老熟若虫开始出土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10月上旬终止。若虫出土羽化在一天之中,夜间羽化占90%以上,尤以晚间8-10时最多。成虫经15-20天后才交尾产卵,6月上旬成虫即开始产卵,6月下旬末到7月下旬为产卵盛期,9月后为末期。卵主要产在12年生、直径在0.20.6cm之间的枝上,一个枝条上卵穴一般为2050个,多者有146穴,每穴卵18粒,多为56粒。

危害特点

    雌虫产卵时其产卵瓣刺破枝条皮层与木质部,造成产卵部位以上枝梢失水枯死,严重影响苗木生长。成虫刺吸枝条汁液。

防治方法

  由于黑蚱蝉成虫发生量大,危害时期长,成虫易受惊扰而迁飞,因此在防治上连片果园种植区统一行动,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1.彻底清除园边寄生植物。黑蚱蝉最喜苦楝、香椿、油桐、桉树等树上栖息,园边寄主树须彻底消除,避免招惹入园或断绝该虫迁栖转移,便于集中杀灭。

  2.结合冬季和夏季修剪,剪除被产卵危害而枯死的枝条,以消灭其中大量尚未孵化入土的卵粒,剪下枝条集中烧毁。由于其卵期长,利用其生活史中的这个弱点,坚持数年,收效显著。此法是防治此虫最经济、有效、安全简易的方法。

  3.老熟若虫具有夜间上树羽化的习性,然而足端只有锐利的爪,而无爪间突,不能在光滑面上爬行。在树干基部包扎塑料薄膜或是透明胶,可阻止老熟若虫上树羽化,滞留在树干周围可人工捕杀或放鸡捕食。

  4.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雌虫未产卵时,夜间人工捕杀。振动树冠,成虫受惊飞动,由于眼睛夜盲和受树冠遮挡,撞落地面。另外用稻草或是布条缠裹长的果柄(如沙田柚)或是果实套袋可避免成虫产卵危害。

图片
8
提供单位 未选择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