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花木病害数据库
分类 兰科植物->蝴蝶兰
病害名称
蝴蝶兰疫病(冠腐病)
别名
冠腐病
生物分类
兰科朵丽蝶兰属
关键词 蝴蝶兰疫病冠腐病兰科植物
症状

蝴蝶兰染病各部位均可发病,但以叶及根茎处发生较多,初生水渍状褐色小斑点,扩展后产生大片腐烂,病部黑褐色,四周略变黄,有时病部腐烂处生有稀薄白色霉,后期呈黑褐色纸状干枯。

病原

Phytophthora palmivora(Butler) Butler称棕榈疫霉,属卵菌。异名有P.faberiP.theobromaeP.arecaeP.ficiP.carica等。在CA培养基上菌落均匀,有时呈放射状。气生菌丝较少或中等,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菌丝形态简单,较细,直径25μm,偶有菌丝膨大体,球形至不规则形,大小824μm。孢囊梗合轴分枝,粗细均匀,长短不一,直径22.5μm。孢子囊球形,乳突明显,多为1个,少数2个,高46μm,基部圆形,大小2751×1646(μm),长宽比为14;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或1851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大小1013×812(μm),鞭毛长1629μm。休止孢子、厚垣孢子球形,顶生或间生。藏卵器球形,壁薄,少数生1指状或乳头状突起,直径2135μm。雄器近球形,围生,大小1021×820(μm)。卵孢子球形,直径1829μm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上述兰花上或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兰花上,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经34天潜育,病部长出菌丝和孢子囊借风雨或泼溅水或受污染的盆栽基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该病多发生在雨季,白天气温低于24℃,夜间高于10℃,且相对湿度80100%持续时间长,易发病。相对湿度高于85%时,孢囊梗从气孔中伸出;高于95%,孢子囊形成;当寄主表面有水膜时,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或休止孢子萌发并产生芽管。温度条件容易满足,能否发病和流行取决于有无饱和的相对湿度和水滴。因此,降雨的早晚,雨日多少,雨量大小及持续时间长短是决定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此外,在热带兰从南向北调运途中,常出现湿气滞留、相对湿度迅速升高的情况,引起该病发生,上述条件持续时间长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精心养护。做到避雨栽培,雨季控制浇水,防止栽培环境和盆土湿度过高。栽培场所和贮运时不要与易染病的棕榈科植物及凤梨、金橘、番木瓜、长春藤等混装在一起,以减少菌源。并注意经常清除病落叶,定期消毒盆土。

2. 手术治疗。发现幼叶基部染病、病部向生长新叶下部扩展不深时,要及时剪除病叶,如扩展较深或顶芽已染病时.必须用灭菌手术刀小心挖除病部,然后滴入Difolatan72.2%普力克水剂适量,灭菌伤口处,隔7天后再处理1次,处理后须用吹风机吹干。

3. 叶基部或根颈部发病轻微的喷淋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克露或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上述杀菌剂防效上不去时,可选用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4. 调运时最好空运。如需汽运时,首选带空调厢式货车,途中要注意通风换气。每株兰花的包装最好选用透气性好的包装纸,千万不要用塑料薄膜包装。

图片
15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