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花木病害数据库
分类 观花树木->杜鹃花
病害名称
杜鹃花假尾孢褐斑病
生物分类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关键词 杜鹃花假尾孢褐斑病观花树木真菌
症状

叶上病斑初为褐色小斑点,渐沿叶脉扩展为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直径1.58.0mm。病斑中央灰白色、浅褐色至褐色,边缘褐色、暗褐色、近黑色或紫红色。有时整个病斑呈红褐色、紫色、暗褐色至近黑色。叶面病斑颜色较叶背深,叶背为黄褐色至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霉点,即病菌子实体。病情严重时,病斑融合,全叶发黄,提早脱落。48月发病。棚室中延续到11月仍可见到病斑。

病原

Pseudocercospora handelii(Bubak)Deighton称杜鹃花假尾孢,异名cercospora rhododendri MarchalVerpl。属半知菌类真菌。子实体叶两面生,但多数生于叶面。菌丝体内生。子座叶表皮下生,球形,青黄褐色至褐色,直径15.050.0μm。分生孢子梗紧密簇生,浅青黄色至青黄色,色泽均匀,直立至弯曲或呈波状起伏,不分枝,不呈曲膝状或较长的梗长部曲膝状,顶部圆锥形,无隔膜,7.535.0×2.54.0(μm)。分生孢子线形至窄倒棍棒形,近无色至浅青黄色,直立至弯曲,顶部近尖细至钝,基部倒圆锥形平截至近平截,具不太明显的隔膜313个,大小25.0100.0×2.03.0(μm)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或随病落叶进入土壤中越冬,每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从45月或1011月都能发病,发病高峰与杜鹃种类有关;西鹃在5月中旬、9月上旬、11月上旬进入温室后可继续扩展,68月进入雨季或遭台风暴雨袭击发病重,气温2532℃利其发病,10以下病害停滞。杜鹃品种间存有抗病性差异,西鹃易感病,西鹃中品种不同抗病性也不一。

防治方法

1. 种植抗病品种,如“南极”“白御幸锦”、“贺之祝”。

2. 摘除病叶,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

3. 精心养护。保持通风透光,注意降低湿度。

4. 发病初期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杀菌王(氯溴异氰脲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80%多·福·锌(绿亨2)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7101次,连续防治35次。

图片

75

说明
本数据库为公益性数据库,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该图片或记录,请及时与本馆联系。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