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数据库
名称
桂瑶早茭白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其他设施
关键词 桂瑶早茭白栽培技术
蔬菜分类 水生菜类->茭白
适宜品种
桂瑶早茭白
栽培技术

1. 整地施肥

    10月中下旬茭白采收结束后立即进行耕翻,使土地熟化疏松。在春季翻耕前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干猪粪8001000千克或猪粪2500千克。田块经过二犁二耙,做到田平泥烂,无杂草、秸秆,并保持一定的浅水层。栽植前12天,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氢铵1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不施用除草剂。

2. 育苗栽种

    采用寄秧育苗移栽。育苗母株从上一年2月份移栽的茭白中选择,在10月采收完茭白后,于12月挖母墩,齐泥割去地上部分残株枯叶,整墩将短缩茎带分蘖芽距地面57厘米连泥挖起。施干猪粪,以盖没茭墩为度。苗床田要经常灌水,保持湿润,一般在苗长20厘米时移栽大田。移栽前7天,将寄秧田中长势过旺的株丛去除,以减少雄茭产生的几率。移栽时每小墩要有35枝新苗,并要带有老薹管。随挖、随分、随栽。如果植株高度超过50厘米,可以把超过部分割去,以减少水分蒸腾和防止移栽后招风,有利于提早成活。

    作种的母茭墩在前一次采收后要进行严格选种,定植前再进行最后一次选苗。苗的高度和长相要与大多数茭墩协调一致,生长特高、特壮的茭墩,则有可能变异成雄茭或灰茭,应及时剔除。茭白栽植株行距80厘米×100厘米,每667平方米种植700墩左右,基本苗数3000株左右。种植深度一般以老根埋人土中10厘米、老株上部齐地面(老茎薹管人土)为宜,移栽适宜在下午15:00后进行,以利成活。

3. 田间管理

(1)追肥

种植后施好提苗肥、接力肥和孕茭肥,掌握前促、中控、后促的原则。每次施肥时,先落浅田水,然后顺行撒施,第2d复水,以提高肥效。春种返青后,在移栽后710d,根据基肥、苗情,施好提苗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或人粪尿1000千克,如基肥充足,植株长势良好,可以不施;第1次追肥后10d左右施1次接力肥(分蘖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50千克,使茭白生长健壮,促进分蘖;植株开始孕茭时(扁秆期),及时追肥,以促进肉质茎肥大,提高产量,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或人粪尿20003000千克。

(2)灌水

茭白在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水位的高低随着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一般按照“浅一深一浅”的原则进行,掌握浅水移栽,适水活苗,薄水促蘖,深水、活水孕茭,浅水收获。严禁漫灌或长期缺水干旱。此外,高温时应灌跑马水,以降低温度,提高结茭率。种植时以34厘米的浅水为宜,以利早春地温升高,促进成活返青;成活后可加深到67厘米,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步加深到1820厘米,但不能超叶枕(茭白眼)。浅水采收。

(3)除草

种植茭白前进行耙田除草,以后田间发生的草要用手工拔除,一般进行23次。田间植株基本封行后,就不需再除草。另外,雄茭和灰茭没有商品价值,应及时去除。还有一种强茭,其生长势强、地上部植株较高大,不仅影响周围茭白的生长,还有可能像正常茭白一样分蘖,在下一年被种植到大田中,因此也要进行清除。

(4)剥枯叶、拉黄叶

在植株分蘖后期,清除枯老的叶片,随即踏入田土中沤作肥料,使株丛间通风透光,以利植株孕茭。一般从栽种后1个月开始,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把枯老的叶片剥清拉光;尤其是7月下旬到8月中下旬,要进行1次,做到拉清不拉伤。

(5)放养绿萍

绿萍不仅是优良的绿肥植物和水生饲料,而且可降低土温、水温。在69月高温季节放养绿萍效果更明显,有利于茭株孕茭及膨大生长(温度30℃以上时茭株停止孕茭),同时还可避免阳光直射茭白肉茎,提高茭白光洁度。

4. 适期采收

    茭白采收的外观指标是单株茎蘖假茎基部显著膨大,紧裹的叶鞘即将裂开或刚裂开。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若过期不采,会发青变老,降低品质,失去商品价值。采收时应逐行逐株进行,用镰刀割茎肉下一节。根据气温情况,一般每次隔13d采收1次,天热或盛收期则勤采。

    夏季采收时温度逐渐升高,一般每隔12d采收1次,高峰期每隔1d采收1次。为防茭肉变老发青,夏季采收期可灌2530厘米深水。秋季采收时气温下降,每隔23d采收1次。采收时要先将茭白与茎基部分开,齐薹管拧断。另外在秋季采收后期,如全墩茎蘖都已结茭,墩上要留12只小茭白不采,留作通气之用,等有分蘖再长出后才可采收。因此时气温尚高,根部呼吸作用强,田间水层较深,若全部采收,地上部分会全部浸在水中,地下茎和茭墩就会缺氧而死亡。

5. 选留良种

    茭白因有黑粉菌共生而表现种性不稳定,必须每年选种及去杂去劣,才能保持其优良种性。孕茭初期,要巡视全田,发现生长特别高大、无孕茭迹象的茭墩,应做好标记,在采收结束后及时将其根及地下匍匐茎挖掉。在采收过程中发现肉质茎明显变小,或剥开拗断肉质茎发现是“灰茭”的茭墩也要随时做好标记,在采收结束时一并彻底挖除。在去杂去劣的基础上,采收过程中发现整个株丛中多数分蘖生长整齐、薹管短、孕茭率高、孕茭期集中、茭形整齐、成熟一致、茭肉肥大白嫩、符合品种特征特性、无雄茭和灰茭、无病虫害、产量较高的,则将其作为人选种株,并做明显记号。于采收结束后,采取原田越冬,或将其挖出另选种子田假植寄秧,第2年萌芽后分墩作种。

病虫害防治

注意茭白锈病、茭白胡麻叶斑病(茭白叶枯病)、长绿飞虱、二化螟、大螟等病虫害的防治。采用轮作、清除枯叶枯鞘、中耕除草、合理肥水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黄色诱虫板等物理防治。化学药剂防治害虫,防治时间应控制在13龄为主。在孕茭前及孕茭期慎用杀菌剂,以免产生不孕雄茭。此外,在采收茭白前10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备注
福建省安溪县村内水库管理处 362442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