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数据库
名称
地栽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关键词 白灵菇地栽高产栽培技术
蔬菜分类 食用菌->白灵菇(白灵侧耳、白阿魏蘑)
栽培技术

1. 栽培季节

根据白灵菇高温发菌、后熟期长、中低温出菇的特点,在山东鲁北地区栽培季节通常安排在8月中旬做袋接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脱袋覆土。春节前出菇结束。

2. 生产配方

白灵菇属腐生菌,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都是栽培白灵菇很好的原料,麸皮、玉米面等是其重要的辅料。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选择调配合理的培养基。鲁北地区地栽白灵菇的配方。经过多年来从实践中不断筛选,目前采用的主要配方为:棉籽壳70%、玉米芯(粉碎成玉米粒大小)30%、麸皮10%、玉米面5%、石膏1%、石灰0.5%,水分适量。此配方发菌快、产量高。

3. 菌袋制作

按香菇栽培模式操作。即采用内外两层菌袋。内袋为16厘米×65厘米,外袋为18厘米×68厘米。用专用装袋机将拌匀的培养料装入内袋,每袋装干料1.31.4千克。用封口机将内袋封死。高压灭菌3小时或常压灭菌18小时以上(根据灭菌菌袋的多少,1000袋以内高压灭菌18小时,每增加500袋约增加4小时高压灭菌时间)。灭菌结束后闷12小时,再将菌袋搬运至接种室,冷却至30℃后无菌接种。

按熟料栽培无菌接种技术规程严格进行接种。另外需掌握两层菌袋接种要点:将菌袋用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后,打穴接种,通常每袋接45穴。然后套上外袋扎紧。

4. 菌袋培养

将接好菌种的菌袋“#”形摆放,610层高,并留有通风操作走廊,2024℃发菌培养。接种后第10天左右,接种穴菌丝圈直径68厘米,将外袋扎口绳去掉,但不能松动袋口:第1620天,接种穴菌丝接近相连时,脱去外袋,同时倒垛散温。之后视菌袋料温每710天左右倒垛1次。35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这个阶段的技术关键:一是把握好外袋解扣和脱袋的时机,过早会增加污染率,过晚则影响通气抑制发菌;二是控制培养室温度,及时倒垛,严防“烧菌”。

5. 后熟期管理

菌丝长满菌袋后,要经过30天以上的后熟阶段菌丝才能生理成熟。此时,一般在10月至11月上旬,外界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管理相对简单。一是严防秋热“烧菌”,二是预防螨虫、菇蚊、老鼠为害。三是控制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四是确保培养室洁净,防止后期感染。

6. 菇棚做畦

菌袋入棚覆土前,先在菇棚中做好出菇畦。出菇畦南北走向,畦宽1.11.2米,深20厘米,畦间距40厘米,长度依棚宽而定。菌袋入畦前用石灰、消毒剂和杀虫剂进行消毒杀虫。

7. 脱袋覆土

将后熟结束、袋体洁白健壮、手感结实有弹性、敲击有中空声的菌袋,脱去内袋,一分为二,垂直摆放在畦中,菌袋间距2厘米左右,用细土填充间隙,用水沉实,然后再用细土填充并基本覆盖菌袋顶部,整平。之后采取通风和揭保温帘等措施降低菇棚温度,低温养菌,刺激现蕾。

8. 疏蕾定植

覆土后经过约20天低温管理,每个菌袋顶部长出一层大小不等的白色菇蕾,此时需要及时疏蕾和定植。疏蕾就是在菇蕾长到花生粒大小时,用锋利的小刀将多余的弱蕾、小蕾切除,每个菌袋顶部只留一个健壮的菇蕾。定植就是将其他菌袋的健壮菇蕾移栽到没有现蕾或没有健壮菇蕾的菌袋上。经过精心疏蕾和定植,使得每个菌袋顶部都有一个健壮菇蕾。

9. 出菇期管理

疏蕾定植以后,白灵菇即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这个阶段的管理重点是协调温度、湿度、风、光照四者之间的关系。白灵菇出菇适宜温度为1318℃,但菌袋在土壤中,料温常高出气温2℃以上,所以出菇阶段最好控制菇棚温度在1015℃,这样既能有效预防料温过高的危害,还可延长出菇期。提高白灵菇的产量和品质。湿度主要是掌握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使土壤保持湿润。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勒克斯左右,通风良好。满足上述条件,经过2030天,即可长成菌盖直径20厘米左右、厚612厘米,单体质量500600克、通体洁白、形如灵芝的优质白灵菇。

10. 采收

地栽白灵菇采收期相对较长,当白灵菇单体质量达500克左右,菌盖边缘内卷,约七成左右成熟时,若市场行情好即开始采收。此后尽量降低菇棚温度,减缓子实体生长速度,在1015天的时间内可以随时采收而不降低品质。地栽白灵菇通常只采收一潮,生物效率70%80%

备注
《西北园艺》2015,(7)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