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ENGLISH
                    
记录所在位置 植物保护技术->蔬菜病害数据库
蔬菜类别 水生菜类->茭白
病害名称
茭白白腐病
关键词 茭白白腐病真菌
发病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叶鞘和茭笋。叶鞘染病,病部初为水渍状灰绿色至黄褐色,不定形,多呈云纹状,边缘不明显,随病害发展病斑相互连接致大片叶鞘组织坏死变褐,最后腐朽。剥开叶鞘,茭笋表面产生许多绢丝状白霉,随病菌侵染茭笋组织呈水渍状坏死变褐,最后腐烂。后期在病鞘内部形成初为白色后为黑褐色的小粒状菌核。

病原

病原菌为Sclerotium hydrophilum Sacc.属半知菌稻球小菌核菌真菌。病菌菌核球形,椭圆形或洋梨形,表面粗糙,初为白色,后渐变成黄褐色至黑色,大小为315681μm×290664μm。菌核外层细胞深褐色,大小为414μm×38μm;内层细胞无色或淡黄色,结构疏松,细胞直径36μm

发病规律

白腐病为茭白的重要病害,部分地区发生分布,多在夏、秋季发病。通常发病较轻,病株率5%左右,轻度影响茭白生产,严重时病株可达10%~20%,明显影响茭白的产量和品质。

病菌主要以菌核遗落在土中,或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残体或田间其他寄主及杂草上越冬,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再侵染主要靠田间病株产生病菌借菌丝攀缘,或以菌核借流水传播。病菌生长温度1040℃,适宜温度2832℃。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田间遗落的菌核数量多,天气高温潮湿,或茭田长期深灌、偏施氮肥,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 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根据茭株有效分蘖和正常孕茭需要,保持前期浅灌水,中期晒田,后期保持湿润的水浆管理,避免长期深灌。

2. 结合中耕管理,及时除去下部病叶黄叶,增加田间通透性。

3.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5%田安水剂4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10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02000倍液喷雾,注意重点防治叶鞘,施药液15001800L/hm2

图片

10

寄主学名
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Turez.ex Trin.)Hand.-Mazz.
最前一条 上一条 下一条 最后一条  [打印]
京ICP备0905397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心电话:010-51503318 农业专家咨询热线:010-123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